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您的位置 : 首页 > 其他类型 > 再见“受害者”后续+完结

第8章

发表时间: 2025-04-11
或许我可以去幻想,当初如果坚持不要孩子,我们双方都维持在丁克的状态,是不是那个深层次的矛盾能永远回避掉了呢?

若在平时时空确实如此,又如何呢?

身边的那人从来都不爱自己,我便会一直和自己脑袋中那个滤镜和幻想中的人设过完这生罢了,我看不见他本来的面目,也看不见真正的自己。

如果光凭想象就能自欺欺人地说我体会到了圆满的一生,那我又何必来人世间走一遭呢?

当我试图从外在的形式去获取安全感和圆满时,说明我内心不认为自己有。

就像如果我责怪前夫如同巨婴般,不能在我脆弱的时候,满足我的期望,去改变自己来帮助我走出黑暗,我在那刻又何尝不是提出了一个“巨婴”般的要求?

当我看不到自己时,我被外在的境遇牵动着自己的喜怒哀乐,当事情不能如自身期望发展时,我会编造各种合理的标签,使自己逻辑自洽,当我把这些标签信以为真时,我便按照这些标签去反应外界发生的刺激,再进一步强化了我对自己的这些标签强化的认可,这样的循环反复到了一定阶段,身体就会产生PTSD“躯体化”的反应,就像巴普洛夫摇铃铛,他的狗就会流口水一样。

如果我选择停下来,去思考,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感受,为什么我需要另一个人,去做出特点的行为才能满足的自己安全感,或许就是打破幻象,打破自己设定标签开始。

就像我去接纳一个有着特殊发育路径的孩子,“孤独症”只是我快速让不清楚状况的人,解释有时他行为异常的方便说法。

他实际在我的眼里,也是有自己对这个世界感受和反应,只是可能大部分人不太一样,并且自身的成长速度也不太一样罢了,并不是什么需要矫正的“病”。

如果我认可了他“病症”的标签,只会让自己和他都陷入了矫正的斗争和内耗中去,忘记了和他一起去感受阳光的温暖,微风的凉爽,细雨的浪漫,繁花的热闹。

不能否认他将来在融入社会中会有很多潜在的困难,但这不是牺牲了当下去感受美好的的理由。

有时当他出现不当的行为(影响到他人),我会阻止和一遍遍尝试给他建立规则意识,也会遇到让他感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