忽远,忽男忽女,带着难以形容的阴冷和怨毒。
跑出树林的那一刻,林默差点瘫倒在地。
太阳已经西斜,时间过去了整整六个小时。
可在他的记忆里,仿佛只过了短短几分钟。
林默回头看了一眼那片林子。
阳光照不到的地方,依旧黑得渗人。
他深吸一口气,转身离开。
不知道为什么,他隐隐觉得,那些站在林中的身影,并没有被甩掉。
它们,正一步步,从林子深处,朝着镇子靠近。
3. 活祭之谜夜雨无声地落下。
细密的雨丝打在窗棂上,像谁在轻敲着木鱼,一下一下,潮湿得让人心里发痒。
林默坐在派出所的档案室里,桌上摆着刚从废庙附近挖出的东西。
一本破旧得几乎要散架的手抄经书,皮面斑驳,字迹斑驳,散发着一股难闻的霉味。
他戴上手套,小心翼翼地翻开。
第一页,便是密密麻麻的红色字迹。
昼见鬼者,必以血开眼。
字迹粗糙,像是有人用指甲蘸着血一笔笔写成。
林默皱眉,继续往后翻。
经文内容杂乱无章,夹杂着奇怪的图腾,像是某种古老的祭祀符号。
在一页泛黄的纸片里,他发现了一张半烂的手写遗书。
纸片上,墨迹早已模糊,但仍能辨认出几个关键词:活祭少女午时庙后埋藏林默指尖微微一紧,胸口涌起一阵莫名的压迫感。
他把遗书拍照存档,立刻着手调查。
资料显示,五十年前,镇子经历过一次大旱。
为了求雨,村民们请了个外乡的阴阳先生。
阴阳先生说,镇上气数将尽,需“活祭”一名生辰八字极阴极阳交汇的少女,方能转运。
活祭地点,就设在庙后的小树林。
死者是本地少女,年仅十四岁,家境贫寒,无依无靠。
林默坐在办公桌前,点了一支烟,烟雾在昏黄灯光下缭绕着,像某种冤魂在低声叹息。
他心里冒出一个大胆的猜测。
——那场活祭,与现今连环自杀案,有关?
更可怕的是,翻查户籍资料时,他意外发现了一件事。
死去的几位老人,年轻时,都与那少女有过接触。
而且,那少女的身份,似乎与林默自己母亲有关。
第二天下午,林默带着小刘,去了镇上唯一还活着的老人——周老太太的家。
周老太太七十多岁,眼睛浑浊,牙齿